搜索
取消
首页 > 详情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量子计算及光子芯片论坛
发布日期: 2022-03-11

图片1.png

7月8日,研究院以“支持单位”名义亮相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量子计算及光子芯片论坛。该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贤敏教授创办的上海图灵智算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图灵量子)主办。金贤敏为第二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会前受市委书记李强接见的20人之一。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国际顶级盛会。大会邀请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等学术界领军人物、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国际组织代表等重量级嘉宾超过500位,以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产业赋能以及治理相关命题。量子计算及光子芯片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受到组委会特别重视,委托图灵量子主办此次论坛。聚焦议题:1、量子计算的最佳硬件是什么?2、量子计算与光子芯片前沿技术3、后摩尔时代,量子计算能否换道超车,解决“卡脖子”难题?4、如何战略布局,实现光子芯片的自主可控?论坛分享嘉宾包括:

 图片2.png

张文,壁仞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哥伦比亚MBA,美国纽约州律师执照,上海市白玉兰奖、上海IT行业杰出企业家。曾任商汤科技总裁;曾参与创建映瑞光电,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上海临港成功打造出国际一流的LED高端产业园区;还曾是泛美亚市场资深投资人,在华尔街工作多年,先后担任并购律师、私募基金总经理等职。

尤立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电子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人才称号和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7、2001、2003年分获南京大学获本、硕、博学位。长期致力于超导电子学研究,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单光子探测技术”项目负责人。研发的超导单光子探测(SNSPD)器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次创造量子信息应用(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长距离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等)世界纪录,创立赋同科技实现SNSPD商业化销售。合作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 IEC 1906奖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担任《Super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等学术兼职。

张胜誉,腾讯杰出科学家,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师从应明生教授;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师从姚期智教授。后在加州理工学院跟随 John Preskill及Leonard Schulman教授做博士后研究。从2008年开始,张胜誉在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计算,算法设计和计算复杂性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基础。他在理论计算机会议STOC/FOCS/SODA/ICALP,量子信息处理会议QIP,人工智能会议ICML/AAAI/IJCAI等上面均发表多篇文章;曾获ICALP最佳论文奖。担任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等国际杂志的编委。2018年1月张胜誉作为公司杰出科学家加入腾讯,负责搭建和管理腾讯量子实验室,致力于推动公司在量子算法及基础理论的研究,软件和系统的研发,以及在信息处理,制药等相关行业应用的探索。

吴俊杰,博士,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量子信息研究所兼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1-2019)、中国电子学会量子信息分会委员。2009年,获得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光量子计算、量子芯片、量子计算系统技术等。代表性成果包括量子霸权标准、可编程光量子芯片等,在Science Advanc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翁文康,华为量子计算软件与算法首席科学,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获物理学学士与物理学硕士学位。 2004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 Anthony Leggett 教授完成博士论文。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进行有关量子信息和量子化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3年9月回国并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2016 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参与建设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翁文康教授是量子计算领域知名专家,他的研究方向包括量子算法、量子人工智能、量子模拟等,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并为 《National Science Review》撰写关于量子霸权的展望。在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期间开发出 VQE 量子化学模拟算法,被谷歌和 IBM 等企业广泛采用。

张龙,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光学材料及微结构功能集成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2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 军委科技委“卓越青年”、“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等。是首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军科委重大基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际玻璃学会(ICG)技术委员会执委、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材料专委会主任。

金贤敏,教授,上海图灵智算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导,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千人计划、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论坛以高品质的内容,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促进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传递权威声音、分享全球智慧,聚合“AI力量”, 共同塑造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论坛现场上百人座无虚席,过道站满观众,线上上万人次观看直播。我院执行副院长吴智亮出席了论坛,并向主办方表达致意并表示今后对类似活动予以更多支持。